导航
中秋节的传说,中秋节的由来_节日礼物

  “八月十五月儿明呀,爷爷为我打月饼呀,月饼圆圆甜又香啊,一片月饼一片情哪...”相信八月十五月儿圆这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详,在这首美好的歌声旋律中,让我们体会到中国的中秋佳节幸福祥和的节日气氛。
 

  中秋节不仅有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,祈盼丰收、幸福之情,还富有很多神秘色彩的中秋节的传说而让人着迷。关于中秋节的传说,中秋节是怎么来的,这些中秋节常识你知道吗?下面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下吧~ 

 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,说法不一。中秋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,《礼记·月令》上说:“仲秋之月养衰老,行糜中秋节粥饮食。”一年有四季,而每季又分为孟、仲、季,根据我国的历法来看,农历八月是秋天的挺好个月份,俗称仲秋,而八月十五恰好在仲秋的中间,所谓就是“中秋”了。
 
 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,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,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,成功发明月饼,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,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。

  中秋节的传说也很有意思,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中秋节传说有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、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较为经典的神话故事。

  中秋传说之一:嫦娥奔月
 

  远古传说后羿射日后,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,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。一天,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,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。据说,服下此药,能即刻升天成仙。然而,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,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。

  谁知心怀鬼胎的蓬蒙趁后羿外出后,持剑闯入内宅后院,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。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,危急之时嫦娥就吞下药,身子立时飘离地面、冲出窗口,向天上飞去。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,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。

  后羿思念妻子,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,摆上香案,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,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。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,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,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。从此,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。

  中秋传说之二:吴刚折桂
 

  传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,到了天界,但是他犯了错误,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,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--月桂。月桂高达五百丈,随砍即合,炎帝 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。李白诗中有“欲斫月中桂,持为寒者薪”的记载。

  中秋传说之三:朱元璋与月饼起义
 

 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。当时,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,纷纷起义抗元。 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。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,传递消息十分困难。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,命令属下把藏有“八月十五夜起义”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,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,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。到了起义的那天,各路义军一齐响应。
 
  很快,徐达就攻下元大都,起义成功了。消息传来,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,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,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,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“月饼”,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。此后,“月饼”制作越发精细,品种更多。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
  看了这些中秋节的传说,中秋节是怎么来的中秋常识,让我们更加了解中秋节。很多风俗、民情就是通过这样的传说故事流传下来,所以也更需要我们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传承下去。

上一篇:鲁豫有约朱军:此雷一出,天下无雷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资讯:
 ·中秋节给长辈送礼
 ·嘉兴南湖蛋糕店
 ·南京生日鲜花 镇江生日鲜花 徐州生日鲜花预订 连云港生日鲜花预定 淮阴送生日鲜花
客服热线/企业微信号:18939884868
QQ/微信同号:448305918
在线客服咨询
在线客服